老师发朋友圈不点赞好吗?老师给别人点赞不给我点赞

老师发朋友圈不点赞好吗?老师给别人点赞不给我点赞。朋友圈点赞这种事,你一认真就输了。

有关系好的,逢你动态必点赞;有你觉得你们关系挺好的,但却从来不给你点赞的;也要排除那些平常很忙,很少刷朋友圈的人,或者是刷了上条点了赞,但就是没看到你的动态的人……

怎么说呢?一个赞而已,点在别人,在不在乎在我自己。

如果在乎会是一种伤害的话,那就看淡好了。

老师发朋友圈不点赞好吗?老师给别人点赞不给我点赞

以下的分享,不站在任何立场,只是描述感观,因为我的身份是双重的,即是父母,也是老师。我们在笑谈中发现,老师的微信朋友圈,发出来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构成:

第一个是班级活动。例如,今天开展了演讲活动,下午还有读书活动,昨天举办了拔河比赛,之前的合唱是这样的。微信中的九宫格,塞满了各种活动照片,晒出几张欢乐的脸。每当此时,总是“几家欢乐几家愁”,看到自己子女的高兴,找不到自己子女的“飘过”,当然,大多会随后点赞,留下一句:老师辛苦啦。

第二个是老师子女的成长。别忘了,老师也是社会中人,老师也有自己的子女,老师自然最爱自己的子女。因此,老师的朋友圈中,自己的子女算是高频出镜。大家都以我为例,发现我的朋友圈中,稍加整理,可以列出儿子的成长轨迹,只要把照片收集起来,就可以串联起儿子的小学生活“史记”。同时还有“机器人养成外传”。

我也发现,每当我发儿子成长的微信得到的点赞远远超过我发出教学类的分享。看来,大家更爱我儿子。

第三个是转发的资料。老师的朋友圈中,时不时转发一些搜集的资料。例如“语文榕”平台,常发出资料,我也常为大家转发。这些资料是四处收集的,大容量地堆积在一起,也许部分用得上,也许只是看起来有用,但只要是一个人用上了,我们都欢喜,因此也就常出现在朋友圈中啦。这一类,是常被转发的,“语文榕”平台上的“10万+”大多是这些转发创造的。

这三类还好,有一类在谈论中被父母不经意间提起——生活的零碎。比如说,朋友圈中发出今天去哪吃饭了,晒出几道精致的美食,看起来就是没吃过,先“拍照消毒”的;昨天自己在哪里,来几张街拍,越来越文艺,人少景多,照片有格调,一看就知道经过处理;还有一些就是各种的代购……教师的朋友圈,有些人间烟火味。

这一两年,父母还发现:老师的朋友圈中,多了一个独立项目——学校的“官微”。大多是记载着学校里做了什么,举办个什么活动。而且,如果加了班级中几个老师的微信就会发现,几乎在同一时间,老师的朋友圈里,同时发出这条“官微”,形成一个刷屏的趋势。可见,转发“官微”,大多是集体行动,类似合唱,是有“指累挥”的。

和父母聊天,他们直接提出,特别期望老师朋友圈发这些内容:第一类是如何教育子女的方法。其实,大多的父母是“意外”成为父母的,成为父母了仍然不是“专业级”的,他们在教育子女上,需要专业指导,而在他们眼中,老师就是专业的代表。第二类是教学辅导。,如果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,更受到欢迎,这有点类似配合教学的“微课”。父母担心老师太忙,也很难和老师及时沟通,加为微信好友后,能在朋友圈中获得及时的教学辅导,会感到非常的贴心。请各位老师放心,父母在笑谈中也说,这都是理想,希望。

必须说这个希望很难做到。别忘了,这只是朋友圈,是“娱乐圈”,不是学习社群。教师的微信朋友圈就是教师的休闲、放松、消遣的虚拟空间。倘若真的要在微信朋友圈中展开“学习”,我也曾经写过文,做过分析——不大可能,效果也不好。我发出的专业类的微信条,点击和转发的都很少,据说,真的发出了,看起来累,看一半就看不下去了。反倒是一些追踪热点,资料堆积的,有点带有“爆款”的感觉。

不过,我们谈论到这里,也是给各位教师参考——在父母心中,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。

父母们还发现,老师发朋友圈,居然是有规律的,大约有三个:

第一,越来越稀少。加了老师的微信后,发现老师发圈的频率越来越少了。起初可能是一天一条,之后可能是几天一条,再后来可能半个月一条或者说好久好久才一条。也有干脆不发了。大家追问这是“为什么”,我也不知道,也觉得是个谜。最大的可能是老师太忙。

第二,越来越模糊。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身份,几乎无法判断这是老师的微信。因为发出的内容五花八门,越发越模糊,各种信息越来越多,越来越杂乱。

第三,越来越单调。特别是最近,不少父母发现老师的朋友圈几乎没有什么浏览的价值了,大多发发学校的“官微”,有的没的发几张图,看或者不看都差不多。“官微”真正被打开的不多,只要点开一看浏览量就知道,少得可怜。要知道,一所学校少说有千把人,按理说,每个人都看一下,一条微信也会浏览过千。可是,官微大多只有几十,一百出头,能够冲破五百都是欢天喜地,都叫“高频转发”。为什么?因为受众范围小,局限“本校”,总体编撰质量不高,内容无法吸引人,看过一两条后,一看标题就知道是什么了,也就不看了。

最后,我们谈到如何在老师的朋友圈里互动,大约也有四种方式:

第一,单纯点赞。看到老师发圈了,也不打开,随手点个赞,表示“我看过”然后飘过。

第二,图标点赞。有的时候要表示自己看过,也支持,但是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,所以就选取一个图标,“隆重”地点个赞。笑脸、大拇哥、比心等图标,都是点赞的宠儿。

第三,随手转发。不管怎样,既然老师发了,干脆转发表示支持。转发前,简单浏览一下,或者也不需要检查,只要是老师圈中的,都有保障,错不了。

第四,继续飘过。老是点赞,也没意思,一直转发也不合适,干脆,当做没看见,滑过吧。

请别太在意啊,以上几条,就是我们在笑谈中,为大家做的梳理,供大家在茶余饭后看一看,笑一笑,放松一下,这不就是微信朋友圈的最大功能呢?接下来的三条,是我的个人建议,是从老师的角度,给各位父母的建议,如何在朋友圈中与老师互动呢:

其一,真的看一看。看看老师的朋友圈到底发了什么,了解自己子女的老师,这是一种途径。毕竟能单独和老师交流的时间少,哪怕只是微信圈,也是老师的一种观点表达,也可以找到共同的话题。

其二,只是看一看。虽说真的去看,也不要太认真,看看就好了。没必要认真的逐条看,看仔细。要知道任何一个人被太过用力地关注,都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。最糟糕的是看后还揪住一些细节不放,非常计较,特别纠缠,这就构成微信交流中的负能量。例如在交往中说:“上次圈中不是发出这条,不是这样说嘛?今天,这次又不一样了?”记住,微信朋友圈,实质上是个娱乐圈。

其三,用心写一写。倘若真要留言,就要留下自己的真言,真正地表达你的观点。例如,你可以简单写下对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;阅读的这条微信后有什么感受;甚至可以写下你的批评建议;也可以表达强力的支持……不管写什么,真诚一点就好。

谢谢各位一路读到这里。这篇文章,就是我和几位父母在聚会时闲谈后的整理,大家不要当真,更不要对号入座。其实,最无聊的就是我的朋友圈,朋友总结过,基本就几类:听书起床;转发“语文榕”;晒出儿子的成长;“老何读书”,“老何上课表情包”……还有朋友说,一看照片就知道谁拍摄的——拍得差的是我的作品,此外,就是引用别人的图……真相究竟是什么?交给柯南调查吧。

但无论如何,都欢迎大家给我们点赞,欢迎转发。
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uaxinbiji.com/9980.html
(0)
上一篇 2023年 2月 25日 上午10:04
下一篇 2023年 2月 25日 上午10:16

猜你喜欢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