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法的定义(什么叫除法)除法的来历小故事

现代数学:除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,已知两个数a,b(b≠0),要求一个数q,使q与b的积等于a,这种运算称为除法,记为a÷b=q或a:b=q,读作a除以b等于q,a比6等于q。a称为被除数,b称为除数,q称为a与b的商,符号“÷”或“:”称为除号或比号。

除法的定义(什么叫除法)除法的来历小故事

除法可以定义为:已知两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,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。因此,除法还是乘法的逆运算。除法还可以看作从被除数中连续减去除数,求减去除数的次数的算法。特别地,对于任意数a÷1 =a,a÷a=1, 0÷a=0。

小学数学: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一般是在二年级时开始学习除法,教材中没有给出除法的定义。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是结合生活实例,让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,感受到在生活中分东西时,可以按份数平均分,也可以按每份数平均分,在积累了大量等分经验基础上引出除法。下面就来看看除法的定义(什么叫除法),以及除法的来历小故事。

称号是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首创的。他于1631年出版的《数学之钥》中引入这种记法。据说是由加法符号变动而来,因为乘法运算是从相同数的连加运算发展而来的。

除法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,后来在英国得到了推广。除的本意是分,除法符号的中间的横线把上、下两部分分开,形象地表示了“分”。至此,四则运算符号齐备了,当时还远未达到被各国普遍采用的程度。

另外,大家知道吗?我们最常用的九九乘法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啦!

原来九九歌被广泛使用的历史源于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。最初的九九歌是从“九九八十一”到“二二如四”止,共36句。因为是从“九九八十一”开始,所以取名九九歌。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,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。

据说,在春秋时的一代明君——齐桓公,广招贤人奇士,有一天,来了个秀才模样的人。来人二话没说,开口就朗声背道:“九九八十一、九八七十二、..二二得四。”

背完了,齐桓公问道:“难道会背九九表也算什么稀奇?这就表示你有才学吗?”来人却一本正经地回答道:“大王如果能对我这样一个只会背九九歌的人都能以厚礼相待的话,这样一来,天下有才学得人还愁不会接连的来投奔您吗?”

齐桓公听了,说:“言之有理,那么先生就是我招来的第一位贤士了。从此,贤人们都分别来投奔齐桓公。齐国也越来越强大。

根据这个故事来推算,我们现在的乘法口诀的前身——“九九歌”已经有2600多年的历史了。
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uaxinbiji.com/5931.html
(0)
上一篇 2023年 2月 6日 上午9:36
下一篇 2023年 2月 6日 上午9:43

猜你喜欢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