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满小满 小得盈满!为什么只有小满没有大满

中国古人,总被今人归为两类,要么提供抚慰心灵的鸡汤,要么制定压抑人性的教条。“小满”被认为表现了一种人生态度,就是前者的典型代表。

二十四节气,不是哲学作品,而是科学成就,更具体地说,是一种农业经验和天文观测成果。

小满小满 小得盈满!为什么只有小满没有大满

二十四节气,是由农业经验和天文观测成果得出的规律(图源:纪录片《四个春天》)

古代的主要产业是农业,农业依赖天时。所谓天时,又分为两方面。一方面是日月轮转、四季循环的固定规律,就是孔子说的“四时序,百物生”,把握这个固定规律,对之进行细化的认知,对于农业最为重要。

另一方面是特殊气候情况,甚至天灾,比如水、旱、蝗虫、地震,当然也包括最好的情景,那就是“风调雨顺”。

把握天时的目的是指导农业,而指导农业的目的是政治稳定和国家兴旺。所以儒家自孔子开始,就十分强调“使民以时”——调拨民力不能违背农时。

比如插秧时节,或者麦收时节,政府就不要征发大量民力去做修长城、疏浚河道这样的大工程,否则耽误了农时,到时吃不上饭,国家就会动乱,政治就会生变,治理就是失败。

这一点,数千年来是贯穿始终的,我们读小学的时候,90年代,那时还有农忙假,稻子熟了,家里需要帮手,就给学生放假,连教育也不能耽误农时。

农业是国本,直接关乎治理成败,所以古代帝王就必须将它看作头等大事。他们要祭祀社稷——土地神和谷物之神,要亲耕——象征性地播种劝农。

反过来看,既然是头等大事,谁来领头,也就象征着统治权,因此古代帝王还有一件事要忙——制定和颁布历法。

颁布历法是权力与恩泽的象征,也是“使民以时”的抓手。帝王和知识分子,就算不懂稼穑,也要清楚了解农时,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”,就无法了解主流民生,也就谈不上为他们服务,甚至国家衰败而不自知,闹出“何不食肉糜”的笑话来。

准确的历法,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,不能依靠什么哲学智慧和人生态度。以古代的科学能力,特殊气候情况是难以把握的,所以天灾往往猝然来临,无法预防。

比如民间科学家研究地动仪,其目的与研究历法别无二致,就是服务于农业和国家治理,但是很难。

不过,固定规律则可以通过经验和观测来认知。总结出来的成果,就是历法。“二十四节气”,正是历法的一部分,它是经验的,也是不断得到实证的。

如果我们要从“二十四节气”的角度去感叹古人智慧,那么就“应作如是观”:

太阳运动轨迹,中国古人称之为黄道,运动一圈,就是一年。把这一年的轨迹分为24等份,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,始于立春,终于大寒。这个轨道划分非常精准,而且会根据变化做出微调,这才是让我们惊讶之处。

小满小满 小得盈满!为什么只有小满没有大满

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十分精准(图源:纪录片《四季中国》)

比如夏至这天,太阳直射北回归线(北纬23°26′),夏至一过,太阳直射点就要往南移动了;同理,冬至这一天,太阳直射南回归线,冬至一过,直射点又往北移动。而春分、秋分,太阳直射点则在赤道上,此后分别向北、向南移动。

古代的天文研究缺乏科技手段,“二十四节气”之所以值得我们骄傲,不是因为它暗含什么人生态度,而是因为它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科学性——汉朝开始,就能做得如此精准。

节气的命名,当然也不是为了表现某种人生智慧(后世所谓人生智慧,往往是一种令人生厌的圆滑、狡黠),而是为了方便农民们和统治者记住这个时节农业应该干什么。

从这个初衷出发,在表述上它就必须既信又达。

小暑、大暑,小寒,大寒,小雪,大雪,都是对气候、温度有充分把握的,而小满一类,则是在一个不那么感受分明的时段里,以对现象的总结来概括时令。这与惊蛰类似,蛰伏的动物苏醒了,但不是说他们一下子同时苏醒。

小满小满 小得盈满!为什么只有小满没有大满

每一个节气都有它们的特色(图源:纪录片《万物滋养》)

小满也同理,它是一种概括性的描述,而不是精确的断定。

对南方而言,小满是“江河易满”,当然不可能有“大满”,倘若表述为“大满”,即把水患当作每年固定规律的一部分,到了时间就要发水灾,那是愚蠢的。

对北方而言,小麦渐渐饱满没错,因为“小”是有弹性区间的。接下来就该收割了,如果说“大满”指的是收割,那么北方地域辽阔,跨越经纬度范围如此之大,麦熟是分先后的,一刀切显然是瞎指挥,所以也不会出现在铁板钉钉的历法上,否则也是愚蠢的。小满后面不是大满,是芒种,芒类作物要开始种植了,这一点就没有疑义。

所以,有小满没有大满,不是因为什么人生智慧,只是因为不可以有大满,否则这个历法就是错误的,不科学的。这就好像问一个人“吃饱了吗”就非常正常,但如果问“你吃撑了吗”这就不是正常场景了,出问题了。

小满小满 小得盈满!为什么只有小满没有大满

(图源:纪录片《了不起的村落》)

今天对古代文化的许多解释,只是为了满足某种当下自我赋能的需要,不是古人的真意,也不是他们所欲见,许多情境下其实就是“吃撑了”。

认识古人,真正“为往圣继绝学”,不能生吞活剥,也不能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解释,而要回到具体的社会条件之下。古人好的思想,除了文艺、诗歌等人文领域,别的大多都是对当时有用的,或者思想者认为对当时有用的,否则何以说中国人重实际呢?在农业领域,人们不会开玩笑、玩花样,就连祭神、过节,都是有实用内涵的。

▌来源:南风窗微信公众号
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uaxinbiji.com/28364.html
(0)
上一篇 2023年 5月 21日 下午3:32
下一篇 2023年 5月 21日 下午4:26

猜你喜欢

  • 女生占16个座并殴打同学 校方回应

    来源:央广网 近日,河北沧州一学生自习占16个座还骂人,事件引发网友关注。 沧州一学生自习占16个座还骂人 11月9日,网曝河北沧州交通学院图书馆内一名女生占用多个座位,不允许其他…

    2023年 11月 11日
    140
  • 不审核直接放款5000,不看征信负债的网贷百分百下款

    最近看到有网友评论“无视黑白,100%下款”,很多征信有些许问题的用户,都想尝试找借款。那么,不审核直接放款5000,不看征信负债的网贷百分百下款是真的吗?我们一起来看看。 不审核…

    2023年 5月 16日
    282
  • 女子怒斥苹果静安店排队者崇洋媚外

    真的是世界之大,无奇不有,只有人想不到的,没有人不敢做的。3月22日,一段视频在网上流传,网传消息爆料,在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上海上演奇葩一幕,一名大妈当街辱骂购买苹果手机的人是崇洋…

    2024年 3月 23日
    47
  • 新能源车比燃油车污染严重?官方集体辟谣

    网上流传新能源汽车比燃油车污染更严重的说法。对此,广东省生态环境厅辟谣,新能源汽车对大气质量的影响更小。 辟谣中还显示,“新能源汽车比燃油车更容易起火燃烧?”,根据科普,这一说法为…

    2023年 12月 7日
    111
  • 男子凌晨开车遇白鞋男子诡异鞠躬

    近日,江苏的徐先生凌晨开车行驶在车道上,突遇一名穿着白鞋的男子站在路中间鞠躬。徐先生称,下匝道后就报警了,但反馈并未找到人。 这起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,有人认为这是交通肇事者的…

    2023年 12月 6日
    97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